
心云如梦's Blog
January 11, 2011
从“李刚”看中国的法制。他的威力究竟多大?1、在出事后一小时内上中央台露面并道歉,恐怕保定市长也没这本事。2、儿子在撞死人后本应拘押,但现在竟以精神鉴定及心理治疗为由,在保定某医院逍遥。3、死者哥哥拒绝接受封口费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4、敢给死者辩护的律师几天前在北京遭不明身份人员围堵,差点丢了性命。5、李刚儿子一案判决结果,李一帆因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三年,监外执行。后面究竟是什么力量呢? -----------同胞们,转发吧,今日你的冷漠,或许明天就是别人对你的冷漠
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2010年10月20日,天涯杂谈上,网友“河大义工”的一篇帖子引爆了网络,截至昨日傍晚,点击量已达47万。这篇帖子描述了一起校园车祸。
2010年10月16日晚9:40,河北大学新区易百超市门口,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生在学校宿舍区超市门口被一辆汽车撞到,被撞者均为河北工商学院大一新生。
帖子称:“当时车速很快,大约80~100码。被撞女生腾空特别高,而且这辆车撞人后并没有减速,后轮从一名女生的身上碾过。”
“在撞到人后,他竟然继续行进,想从大门口逃跑,后被学生及保安拦下。下车后,肇事者未表现出丝毫的歉意,他竟然说:‘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
酒后肇事,还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这引起了网友的极大愤慨与关注。
目前,网友们由愤怒变为冷嘲热讽。猫扑网最先发起了名为“‘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的活动,参与者迅速过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见女友把命催,醉驾撞人咱不怕,李刚就是我老爸。”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微博上也有网友发起此项活动,不少人借此改编名言名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嘲讽。
如普希金版“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李白版“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凤凰传奇版“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我的爸爸是李刚”以及特仑苏版“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等多个版本。
10月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央视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已。
10月16日晚,河北省保定市电视台实习生李启铭在河北大学醉酒驾车肇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事件被报道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而昨日,某网站的一些网友开始了一项“‘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不少网友恶搞般地把这五个字放进了古诗词中,许多网友借此表达了对这句话的反感。
10月24日,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因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望都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保定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法律,将严格依法予以惩处。
尽管“‘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开始于昨天凌晨4时左右,但到了当天早上7时,已有700多网友通过电脑或手机参与。“人生得意须尽欢,因为我爸是李刚”、“蓦然回首,我爸是李刚”。一些网友随手把想到的词句发了出来。
许多网友的词句也颇为用心,“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着落,我爸是李刚;出门闯大祸,我爸是李刚;阎王不饶我,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李刚,他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珍爱生命,远离我爸是李刚。”
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抢救无效当晚死亡,另一重伤者已脱离危险转院治疗)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后经记者多方了解,该男子父亲确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读罢这则新闻,我在愤慨之余不禁想到,这个李“衙内”当时的心理状态还真值得剖析。众目睽睽之下,开车撞死人还可以若无其事去接女友,情绪何其“镇定”。被众人拦下后高呼父亲的名字,对家父的权力影响又何其自信,水浒上的高衙内也不过如此。这位李衙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官二代”骄横性格的典型读本。
解读之一,高喊父亲姓名为何成为李衙内的“危机公关”?
按说,这位李衙内还真是个愣头青。当被众人围住之时,他以为喊出自己父亲的名字就可以唬住众人,殊不知这恰恰把自己和父亲双双置于舆论漩涡。试想,如果这位公子哥儿再“成熟”一点,低调一点,出事后悄悄给家父发了短信,由父亲暗中做工作,应该比当众高喊父亲的名字更于己有利。但换一个角度看,李衙内如此高调的姿态,肯定非一朝一夕养成。也即是说,正因为此前借助父亲大名占尽了便宜,才会有“权力通吃”的心理状态,也才有紧急状态下喊出父亲大名的自然反应。
解读之二,家有“衙内”的官员是否会有公信力?
从常理讲,有其父必有其子也好,有其子必有其父也好,都属于典型的有罪推定。官员优秀并不意味着官员子女优秀。与之同理,官员子女不可一世,并不一定意味着父母不可一世。具体到李氏父子身上,儿子违法犯罪,应该自己担责。李刚是不是个好官员,不能凭儿子的表现来断定。但从网络上的反应看,公众对身为父亲的李副局长的声讨,几乎盖过了交通肇事者本人的谴责。其实,不应该责怪网民们缺乏理性,因为“子不教父之过”本是中国人广为认同的伦理逻辑。一位好父亲应该教会孩子遵纪守法,尊重生命,勇于负责,作为官员的父亲还应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权力。很显然的是,身为领导干部的李刚并没有尽到责任。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很难成为一名群众拥戴的官员。
解读之三,官员父母该怎样对待子女的错误?
一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无疑将李副局长从幕后拽到了台前。时下,死者冰冷的尸体摆在太平间,伤者伤痕累累的躯体躲在病床上,李副局长如果保持沉默,不仅缺乏一位领导干部的应有觉悟,也缺乏一位父亲起码的人性。而更令人关注的是,对于自己那不争气的“公子”,该是从严法办,还是网开一面,会不会接见一下死者和伤者的父母,会不会表示一下歉意,李副局长应该摆出明确的姿态。往更深层次里说,自己培养出这样一位没有人性的儿子,李副局长会不会反省,会不会忏悔,都是摆在面前的不容回避的考卷。从更宽的视野看,怎样对待子女的错误,完全可以成为考察官员品质的试金石。
一句“我爸爸是李刚”是对民意的极端邈视,更是对社会公平的公开叫板。但需要弄清的是,只要官员能够严格自律,并在子女面前以身作则,就不会有“官二代”的嚣张。当官员子女拿父母声名拉大旗作虎皮时,每一个“李刚”都应该感到耻辱。(四川 朱述古)原题:三重解读河北李衙内的“炫父”心态
- 1 Comment
- Comment on this
05:20 AM Jan 11 2011 |
|
---|---|
godblessme5115
|
More entries: 从“李刚”看中国法制下的官二代 (1), 有多少感情可以承受背板之痛, 如此为儿叫人如何敬重你?!, 养儿不养老善恶都颠倒, 一切都是你的错, 痛失最爱, 小人与君子, 屋檐水滴照旧痕 (1), 随笔, 困境中坚守自己更显人格魅力